微信掃一掃
臥龍崗 (南陽4A級景區)
南陽臥龍崗景區,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臥龍崗上。臥龍崗南瀕白水,北障紫峰,遙連嵩岳,山水相依,景留四時。
南陽臥龍崗,又稱南陽武侯祠。始建于魏晉,盛于唐宋,距今有1800多年歷史,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軍事家諸葛亮躬耕隱居之地,同時也是明朝朝廷欽定的祭祀諸葛亮的地方。
國務院1986年12月8日公布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單,南陽武侯祠作為南陽的代表符號被列舉,肯定武侯祠為祭祀性名勝。
南陽臥龍崗武侯祠1963年被列為首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2007年榮膺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,2008年被評為首批國家二級博物館。2014年南陽臥龍崗景區榮獲“河南十佳旅游景區”。
中文名南陽臥龍崗外文名Nanyang Longgang地理位置南陽市臥龍區臥龍崗街道 [5] 氣候條件河南省南陽市開放時間5月1日-9月30日 08:00-18:00 10月1日-4月30日 08:00-17:30景點級別AAAA級門票價格50元占地面積160000 m2著名景點南陽武侯祠、南陽諸葛廬
歷史沿革
南陽臥龍崗是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、軍事家和思想家——諸葛亮和其叔父的隱居躬耕之地。臥龍崗武侯祠建于魏晉,投魏蜀漢故將黃權及其族人在此首次建庵祭祀,為我國歷史最早建庵和祭祀諸葛亮的地方,并盛于唐宋。
劉禹錫有《陋室銘》曰:“南陽諸葛廬,西蜀子云亭?!崩畎住赌隙夹小?“誰識臥龍客,長吟愁鬢斑?!笨梢娞拼鷷r期南陽臥龍崗已成為著名的人文景觀和祭祀諸葛亮的地方。
元朝延祐四年(1317年),元仁宗命名南陽臥龍崗古建筑為武侯祠。清朝康熙五十年(1711年)重修武侯祠,并且按照前人的“龍崗全圖”重新興建了臥龍崗十景和臥龍書院。
南陽臥龍崗保存著元、明及清時代的建筑物,以及漢代的碑刻、匾額及楹聯等,其數量在全國各武侯祠中是最多的,其中收錄有岳飛親筆書寫的諸葛亮前后《出師表》石刻。
南陽臥龍崗中的武侯祠是全國諸葛亮祠廟中建立最早、規模最大、保護最為完整的武侯祠,現存的元代、明代石碑有四十多塊,樹齡超過400年的有幾十棵,樹齡1200年以上的柏樹、楸樹有六、七棵,臥龍崗坐西向東偏南,現存殿堂房舍267間,主要建筑由東向西排列。
南陽臥龍崗景區,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陽市城西4公里處臥龍崗,臥龍崗南瀕白水,北障紫峰,遙連嵩岳,山水相依,景留四時。這里崗巒起伏,曲折回旋,勢如臥龍,其源發端于嵩山之南,綿延數百里,連接南陽古城西北紫山繼續南下,至此崗地勢隆起,截然而住,回旋如巢,南陽諸葛廬在其內,時人以孔明為臥龍,因號其崗 [2] 。
南陽武侯祠依嶺就勢坐落在臥龍崗上,初建于魏晉,有1800多年歷史。這里是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、軍事家諸葛亮隱居躬耕地,漢昭烈皇帝(劉備)“三顧茅廬”處,“三分天下”的策源地,也是歷代祭祀諸葛亮的地方。是一座歷史悠久、馳名中外的文化古跡,為豫西南歷史名勝之首。
劉禹錫有《陋室銘》:“南陽諸葛廬,西蜀子云亭?!崩畎住赌隙夹小罚骸罢l識臥龍客,長吟愁鬢斑?!弊钔碓谔拼鷷r期南陽臥龍崗已成為著名的人文景觀,明世宗皇帝朱厚熜曾欽定南陽臥龍崗為諸葛亮躬耕地,被后人譽為“天下第一崗”,先后有眾多國家領導人考察南陽臥龍崗。
[3] 2014年南陽臥龍崗景區榮獲“河南十佳旅游景區”。
歷史沿革
南陽臥龍崗初建于魏晉,唐宋后人在南陽臥龍崗上建庵祭祀。唐宋時期,南陽臥龍崗諸葛庵已聞名天下,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在《南都行》中云:“誰識臥龍客,長吟愁鬢斑”。劉禹錫在《陋室銘》中贊美道“山不在高有仙則名,水不在深有龍則靈,……南陽諸葛廬,西蜀子云亭??鬃釉疲汉温?”元延祐四年(1317年)仁宗皇帝交中書平章政事與翰林集議,命名南陽臥龍崗古建名勝為“武侯祠”。清康熙五十年(1711年)知府羅景主持重修武侯祠,并依前人“龍崗全圖”復建了“臥龍崗十景”(草廬、古柏亭、梁父巖、抱膝石、半月臺、老龍洞、野云庵、諸葛井、躬耕亭、小虹橋)和臥龍書院。乾隆年間,出現了“漫道錦官祠宇好,龍崗今 日更馨香”的盛況。 南陽臥龍崗武侯祠,現存古建筑群為元、明、清時期。祠內保存著漢以來歷代碑刻,匾額楹聯六百多(通)幅,在全國武侯祠中數居首位。其碑刻書法,真草隸篆無所不具,其中最為珍貴的是岳飛曾在此手書諸葛亮的前后《出師表》,其字體蒼勁峭拔,備受推崇。
武侯祠,始建于魏晉,后人為祭祀諸葛亮修建而成的,后人稱為臥龍崗。
唐代時已成為一處著名的人文景觀,并多次出現 在當時的文學作品中。
宋金時期,曾屢因戰爭焚壞。
元大德二年(1298年),南陽監郡馬哈馬主持修葺武侯祠。
元至大二年(1309年),河南平章政事何瑋擴建武侯祠。
元延祐四年(1317年),元仁宗交中書平章政事與翰林集議,將南陽臥龍崗古建筑名勝命名為“武侯祠”。
諸葛亮逝世于234年陰歷八月,卒日不詳,明世宗朱厚熜欽定他的祭日為陰歷八月二十八。因為皇帝規定了祭祀諸葛亮的規格和日期,自明嘉靖年間,各地的武侯祠都以此為參照來舉行紀念諸葛亮的活動。
康熙五十年(1711年),知府羅景主持重修武侯祠,并依前人“龍崗全圖”石刻復修了臥龍崗十景。
文革時期,“諸葛草廬”內的“千古人龍”、“漢昭烈皇帝”、“三顧處”、“文韜武略”三道石坊及人物塑像、祠內明代成化年間塑造的18尊琉璃羅漢全部搗毀,殿宇飾物砸掉,珍藏的清康熙《龍崗志》、《忠武志》木刻文版被焚燒。
1963年南陽武侯祠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文物保護單位。
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(1996年11月12日公布)
武侯祠
南陽武侯祠位于南陽市西南約4公里的臥龍崗上。主要建筑由東而西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,分前后兩重,建筑布局嚴謹,疏密相宜,殿堂雄嚴,亭臺壯觀。祠前是宏偉雅致的“千古人龍”石牌坊,高9米,面闊13.5米,三門四柱樓式,通體布滿雕飾,對稱的錦紋、圖案,錯落有致,疏朗多姿。
南陽武侯祠依嶺就勢坐落在臥龍崗上,初建于魏晉,盛于唐宋,有近1800多年歷史。當時官方為了紀念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、軍事家諸葛亮而建,歷代官方祭祀諸葛亮的地方。是一座歷史悠久、馳名中外的文化古跡。
南陽臥龍崗諸葛亮躬耕隱居地
南陽臥龍崗諸葛亮躬耕隱居地
高聳門外,望柱沖天,在蒼松翠柏映襯下,使武侯祠顯得更加巍峨壯觀。從山門至大拜殿,左右兩廊為前部,是人們祭祀諸葛亮的場所。后面的茅廬、古柏亭、野云庵、躬耕亭、伴月臺、小虹橋、梁父巖、抱膝石、老龍洞、躬耕田,是根據諸葛亮“躬耕”時的生活起居而興建的紀念性建筑(即臥龍十景)。最后是寧遠樓,亦名清風樓。山門之外有“諸葛井”和“澹寧讀書臺”。祠左側院有關張殿、三顧堂、謝圃亭;右側院為道房院,原是道人居住的地方。臺下有諸葛書院。祠西南隅有龍角塔。大拜殿是武侯祠前部的主體建筑,殿宇高大宏偉,為歇山式建筑,殿前懸掛匾聯十余幅,兩 壁嵌有石刻,中塑武侯諸葛亮坐像,兩側為其子諸葛瞻、其孫諸葛尚立像,形象逼真。寧遠樓是武侯祠后部的主體建筑,也是祠內最高建筑物,為重檐廡殿式建筑,流角飛檐,氣勢軒昂;樓正中塑有武侯諸葛亮抱膝長吟像;登樓遠眺,宛城美景盡收眼底,歷歷在目。
武侯祠占地約16萬平方米,叢竹颯颯,松柏森森,潭水清碧,花草相映,景色宜人??傮w格局婉轉盤桓,結構幽雅精致,氛圍古色古香,意境如詩如畫,既不失名士祠的嚴謹肅穆氣氛,也保留了故居園林的活潑清新景象。優美的自然風光與誘人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,令人流連忘返。融合了園林建筑、祠廟建筑和當地民居的風格,展現了高水平的建筑藝術,其平面形成豐富,空間組合多變,群體布局和諧。祠內碑石林立,蔚然成景,也是一大特色。南陽武侯祠保存著漢以來歷代碑刻近三百余通,在全國諸多武侯祠中當居首位,被譽為“臥龍碑林”。其內容紛繁豐富,記人記事歌詠題記,其書法真草隸篆無所不具。其中漢《張景造土牛碑》、漢《李孟初碑》、漢《趙到碑》為世所罕見的珍品,在書法藝術和雕刻技巧上都有較高水平。
“大文出師表,勝地臥龍崗”(武侯祠大門于右任題聯)。這是一座占地7500平方米的古建筑群,祠堂內碑褐達600多塊,其中有岳飛手書的諸葛亮前后《出師表》和《還我河山》。 南宋紹興八年(1138年)八月,攻打金兵的岳飛路過南陽,謁武侯祠,岳飛在“跋”中寫道:“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,過南陽,謁武侯祠,遇雨,遂宿于祠內。
更深秉燭,細觀壁間昔賢所贊先生文詞、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,不覺淚下如雨。是夜,竟不成眠,坐以待旦。道士獻茶畢,出紙索字,揮涕走筆,不計工拙,稍舒胸中抑郁耳。岳飛并識?!?/p>
景區十景
諸葛草廬:位于祠院后部正中,是后人在諸葛亮故宅基址上新建的一座八角尖頂茅亭。
南陽諸葛廬
南陽諸葛廬
前額“諸葛草廬”,為1973年郭沫若手書;內額“諸葛廬”是1940年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于右任所書。后額“南陽諸葛廬”為清光緒二十年(1894)南陽知府傅鳳颶所書。
南陽諸葛廬在唐代已經蜚聲中外,而襄陽草亭始建于明代,從體量上看,南陽諸葛廬大于襄陽草廬,文化內涵也豐富于襄陽草廬。另外從平面看,襄陽的為六角,南陽的為八角,八角與諸葛亮的八卦有一定關系。
古柏亭: 位于草廬左側東部。此處有古柏一株,傳為諸葛亮所植。后人因此建亭,并以“古柏”命名。亭為青瓦挑角,石砌圍墻,門窗為木欞組飾的方格。門楣橫額“古柏亭”為清咸豐四年(1854)秋月,南陽知縣鈕雷所書。
梁父巖: 小虹橋西,寧遠樓之前,疊石成峰,謂之“梁父巖”??滴跄觊g用前明唐王花園的太湖石建造。
古柏亭
古柏亭
抱膝石: 梁父巖之西,位于寧遠樓前左側,依古柏置石凳,為“抱膝石”。
伴月臺: 在草廬右廊西部。為一磚砌正方形平臺,上置石幾石登,旁有臺階22道,四周圍以磚墻。傳為諸葛亮夜觀星象之處。
老龍洞:老龍洞和伴月臺為一聯體建筑。伴月臺下有一磚券小門,內有一道彎曲的長洞、傳說此洞常有巨龍出現而得名。
野云庵: 諸葛亮會客之所,在草廬右側東部。正面壁飾“松鶴延年”、“六合同春”圖案,其樹木、花卉、鳥獸皆為磚雕。門額“野云庵”及兩側楹聯亦系青磚雕成。 [3]
諸葛亮躬耕地磚碑(清代)
諸葛亮躬耕地磚碑(清代)
諸葛井:入口右側臥龍潭旁有井一眼,名曰諸葛井。井口為青石鑿成,傳為諸葛亮“躬耕”時汲水之處。
躬耕亭:入口左側,清康熙中知府羅景重修祠宇時建于寧遠樓之北。為一紀念性處所,后湮。光緒二十七年(1901),知府傅鳳踴又在其前立“漢武侯躬耕處”石刻一通,作為留念。
小虹橋: 草廬之前,有一青磚獨券小橋,精巧玲瓏,酷似彩虹,故名。傳為諸葛亮來往必經之地。
游臥龍崗
南陽武侯祠,又名“南陽臥龍崗”,位于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臥龍崗之上。是三國時期蜀國名相諸葛亮躬耕之地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眾多國家領導人前來南陽武侯祠參訪。
1958年9月21日,李先念參觀游覽南陽臥龍崗。
1959年春,胡耀邦造訪南陽臥龍崗武侯祠。
1979年5月15日,國務院副總理王任重參觀游覽了南陽臥龍崗,并指示南陽方面:“諸葛亮是一個人們都尊敬的歷史人物,我建議把諸葛亮像塑起來”。
1985年10月21日至22日,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再次視察南陽。
1991年4月22日,李長春參訪武侯祠。
1994年10月23日,李鐵映考察南陽臥龍崗并為其題寫:“千古布衣,中華一表”
1995年2月11日,李嵐清參觀武侯祠。
1995年6月9日,朱镕基陪同夫人勞安到武侯祠參觀。
1996年10月31日,羅干在諸葛廬留影。
2007年4月30日,胡錦濤參觀南陽武侯祠。
2008年5月12日,溫家寶在南陽視察工作時參觀了武侯祠,對景區的文化內涵、自然風光、講解水平表示贊賞。
2009年4月17日,賈慶林視察南陽臥龍崗。
2009年8月25日,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視察南陽臥龍崗。
2010年1月12日,河南省省委書記盧展工到訪南陽武侯祠,希望南陽弘揚諸葛亮的忠誠和智慧。
2010年9月21日,中共中宣部部長劉云山視察南陽臥龍崗武侯祠。
2012年5月27日,全國政協原主席李瑞環視察南陽臥龍崗。
2012年7月11日,中央民革主席周鐵農視察南陽武侯祠。
2013年5月22日,河南省長謝伏瞻考察南陽武侯祠。
2015年5月27日,河南省委副書記鄧凱到南陽武侯祠調研指導工作。
2015年8月6日,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賈廷安上將視察南陽武侯祠。
趙紫陽、朱镕基、李嵐清、宋健、李鐵映、彭佩云、遲浩田、王忍之、段君毅、袁寶華、王芳、李德生、王蒙、胡繩、羅干、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均到過南陽臥龍崗參觀游覽。江澤民、李鵬重視、關心南陽臥龍崗躬耕地。
詠臥龍崗
南陽武侯祠在唐代已名揚天下。
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在《陋室銘》中贊美“南陽諸葛廬,西蜀子云亭,孔子云:‘何陋之有’?!?/p>
唐詩人胡曾《南陽》云:“孔明方此樂耕鋤,蜀主不自垂三顧 ,爭得先生出草廬?!?/p>
唐詩圣杜甫《武侯廟》云:“猶聞辭后主,不復臥南陽”。
唐詩仙李白《南都行》“誰識臥龍客,長吟愁鬢斑”。
唐 李白 《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》“赤伏起頹運,臥龍得孔明。 當其南陽時,隴畝躬自耕?!?/p>
唐汪遵《詠南陽》 “陸困泥蟠未適從,豈妨耕稼隱高蹤。若非先主垂三顧,誰識茅廬一臥龍?!?/p>
唐 白居易 《詠史》“魚到南陽方得水 龍飛天漢便為霖 ...前后出師遺表在 令人一覽淚沾襟 ?!?/p>
李白《南都行》書法
李白《南都行》書法(2張)
宋 王安石 《諸葛武侯》“武侯當此時,龍臥獨摧藏...邂逅得所從,幅巾起南陽?!?/p>
宋·汪應晦 《次韻武侯廟》—“武侯遺廟自丹青,霸業銷磨但故城。 北魏中分盟血在,南陽三顧夙心明。君臣際會宜興漢,吳蜀相資失借荊。 獨致瓣香思祀典,西山回首暮云生?!?/p>
宋 岳少保書武侯出師二表”碑刻草書,風骨神秀,洋洋灑灑,峭拔蒼勁,龍飛蛇騰。
元·王冕 —《秋晚即事》—“ 十年湖海挾飛仙,今 日憑高思窅然。關北又添三尺雪,江南別是一般天。紫髯老將懸清夢,白面兒郎減少年。 說與南陽諸葛道,草廬雖好莫貪眠?!?/p>
明·唐寅 —《三顧草廬圖》—“ 草廬三顧屈英雄,慷慨南陽起臥龍。 鼎足未安星又隕,陣圖留與浪濤春。 ”
明于謙 《過南陽挽孔明》“三面英雄正角持,孤臣生死系安危?!?/p>
清 彭而述 《臥龍懷古》“憂時還抱膝,遇主起南陽....躬耕原此處,更莫向襄陽?!?/p>
清左宗棠 《題臥龍崗諸葛草廬》“文章西漢兩司馬,經濟南陽一臥龍。出處動關天下計,草廬我也過來人?!?/p>
祠內有歌頌諸葛亮歷史功績的對聯:
定三分,燒博望,出祁山,大名不朽;氣周瑜,摒司馬,擒孟獲,古今流傳
1南陽做網站|南陽網站建設公司|南陽網站制作公司|南陽網站設計公司|網站優化
1河南丹江大觀苑位于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――丹江水庫北岸,是河南省黃金旅游帶“南水北調中線沿線生態觀光帶”的源頭, 集“觀賞性、知識性、趣味性、娛樂性、養生性”為一體的中原休.
1醫圣祠,坐落在中國中醫藥服務貿易重點城市、位于南陽市城東溫涼河畔,它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醫學家、世界醫史偉人、被人們尊為中華"醫圣"的張仲景的墓祠紀念地。
1南召五朵山風景-,是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主要園區之一,國家AAAA級旅游區,南陽十佳魅力景區,也是中原地區久負盛名的道教文化旅游圣地。
1蓮花溫泉水城風景區是集溫泉沐浴、養生美食、休閑保健、會議住宿、生態旅游、拓展培訓、大型原創水景主題演出于一體的國際化溫泉水城
1南陽-我的家鄉,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,有2700多年的建城歷史!
1南陽做網站|南陽網站建設公司|南陽網站制作公司|南陽網站設計公司|網站優化
1河南丹江大觀苑位于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――丹江水庫北岸,是河南省黃金旅游帶“南水北調中線沿線生態觀光帶”的源頭, 集“觀賞性、知識性、趣味性、娛樂性、養生性”為一體的中原休.
1醫圣祠,坐落在中國中醫藥服務貿易重點城市、位于南陽市城東溫涼河畔,它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醫學家、世界醫史偉人、被人們尊為中華"醫圣"的張仲景的墓祠紀念地。
1南召五朵山風景-,是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主要園區之一,國家AAAA級旅游區,南陽十佳魅力景區,也是中原地區久負盛名的道教文化旅游圣地。